第三届高分子材料虚拟仿真大赛:材料学子收获荣耀与成长
2025 年 3 月 21 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竞赛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虚拟仿真大赛圆满收官。本次大赛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 建设号召,致力于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助力。大赛吸引了全国 79所材料类院校的 2600 余名学生及 500 余名教师踊跃参与,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公司为赛事提供软件支持。
本次比赛采用线上形式,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内容包括理论与虚拟仿真两个部分。理论考核内容涵盖实验安全、高分子物理及化学等;虚拟仿真考核则包括实验室安全、苯乙烯悬浮聚合及光谱表征测试操作,全方位检验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通过初赛选拔出的优秀学生参加决赛,在决赛中进一步比拼实操技巧与应变能力。
安徽理工大学分赛区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对大赛组织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从赛前筹备、竞赛培训到赛事执行,各个环节均精心布置。并通过班级群推送以及举办宣讲会等多元渠道,向学生全面宣传大赛,深度解读赛事意义与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热情,踊跃报名参赛。竞赛培训阶段,紧密结合高分子材料学科前沿趋势与实验教学实际需求,指导教师们细致讲解理论知识及虚拟仿真操作技巧,涵盖从基础操作流程到复杂实验场景应对等多个方面,助力学生全方位熟悉平台,从容备赛。同时,为深入了解和深度融入比赛,领队教师积极主动与承办单位及各参赛院校深入交流,明确赛事流程与关键节点及注意事项,为比赛的高效、有序开展筑牢坚实基础。
安徽理工大学分赛区决赛现场
安徽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初次参赛,获得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和三等奖2个的良好成绩,组织工作也获得了大赛组委会的高度认可。下一步,高分子材料专业将进一步总结此次参赛的经验和不足,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案例等方式,深层次嵌入日常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课堂就能接轨前沿竞赛理念。同时,专业团队将积极筹备,组织师生踊跃参与涵盖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领域,与高分子材料专业紧密交叉的省级及国家级学科竞赛,拓宽学生视野,提升专业竞争力。
放眼未来,高分子材料专业师生将秉持热忱,继续积极投身于各类大赛之中,携手兄弟院校,整合各方资源,探索更为多元化的竞赛模式,为“新工科”建设以及材料领域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撰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俊珊
核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国君
编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申
审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满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