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沈福村开展“筑梦沈福 共绘振兴”省级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奔赴安徽省文明村镇合肥市沈福村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传统剪纸、扎染、蓝染等非遗传统。通过走访传承人、企业、村民及体验技艺,探索“非遗+文旅”融合路径,以青年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开班仪式上,安徽团省委副书记周宇受邀出席,他寄语青年大学生要“沉下心”做乡村振兴的“观察者”,走出书本、深入田间,用眼发现乡村变化,用耳倾听乡亲心声;要“俯下身”做服务群众的“践行者”,发挥专业特长、勇于实践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要“抬起头”做理想信念的“传承者”,在服务实践中学习感悟。
活动启动仪式(摄影:田申)
实践团队先后前往非遗工作坊,开展剪纸、蓝染与扎染体验活动,感受传统技艺独特魅力,领悟文化传承使命。在荞麦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完成“福”字剪纸。这一作品不仅是装饰载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她希望年轻大学生要认识剪纸、了解剪纸、爱上剪纸,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老师的话语让实践团成员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使命。随后,徐云帆老师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进行扎染、蓝染,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与魅力。
团队成员体验剪纸(摄影:李夏宇)
演示扎染工艺(摄影:李夏宇)
为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优势、破解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传统难题。团队走进田间地头,走访村镇相关负责人与农业种植户,通过交流访谈与实地观察,系统梳理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如葡萄、南瓜的种植规模、品质特点等重要信息,为电商助农,科技兴农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团队合影(摄影:田申)
此次实践活动,为材料学子提供了一次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宝贵机会,更深刻激发了同学们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材料学院将继续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探寻文化根脉,为服务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叶雨淋、田申
核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向君
编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申
审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满乾